2023-03-13 11:40:03 25319 分享
這篇文章也可以稱之為《3D打印避坑指南》。
我們從材料唯度將平常打印碰到的問題做了一個總結,目的是提醒大家(特別是初涉3D打印不久的初學者)避開一些設計誤區(qū),實現(xiàn)高效的快速智造。
話不多說,開整!
建議:樹脂整體壁厚設計1.5MM以上(壁厚越厚變形幅度可越小)

建議:樹脂孔徑設計大于1.5MM。
另注:所有的孔徑打印成型都會收縮,樹脂孔一般會收縮±0.3mm左右。

?
建議:減少此類薄壁設計,或接受打印缺失風險。

建議:增加平面支撐,使用時再用美紋刀割掉支撐。

建議:拆解零件單個打印。
?

建議:模型設計需注意圓柱直徑大小,避免出現(xiàn)斷裂缺失。一般要求直徑與高度尺寸比為3:1。

建議:尼龍打印模型厚度最小需大于1MM,長度與厚度設計比例10:1 以內(nèi)。

建議:工程塑料不適合打印圓形結構和復雜結構類模型,建議更換尼龍或樹脂打印。

建議:如對表面質(zhì)量要求高,后續(xù)可以通過打磨消除。

建議:工程塑料最低厚度需在1.6mm以上,模型面積較大時厚度需在2.4mm以上。


建議:工程塑料推薦打印結構簡潔類模型。


建議:金屬打印模型厚度需大于1.5MM。

建議:此類模型推存使用尼龍、樹脂材料。

分析:麻點的情況難避免,但是對模型的強度不會有影響。


嘉立創(chuàng)3D打印、嘉立創(chuàng)三維猴3D打印、3D打印、增材制造、SLA3D打印、FDM3D打印、MJF3D打印、SLM3D打印、SLS3D打印、WJP3D打印、CNC、手板打樣、3D模型、手板復模